您当前位置:广水王氏宗亲联谊网 >> 名人才俊 >> 浏览文章
王氏古代名人录
发布时间:2015年08月11日

 
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(起自远古,止于清末)中收入了历代王姓名人共计2360名,占名人总数的5.19%,排在第一位。

 

古代:

王亥,又名振,商朝先公,约生活于公元前20世纪末期,河南商丘人。是阏伯(契)的六世孙、冥之长子,继任为商族首领。

王诩,即鬼谷子,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、军事教育家。著有《鬼谷子》,弟子有苏秦、张仪等。

王良,春秋时代著名的善御者。

王廖,战国时期名将、兵法家。贾谊《过秦论》中例举六国当时的名将亦有王廖。

王翦[2]王翦,频阳东乡(今陕西富平东北)人,战国时期军事家,秦灭六国的军事主帅。

王贲,频阳东乡人,秦国名将,王翦之子,秦灭六国战争的主要将领。

王绾,秦国人,秦朝首任丞相。

王陵,沛县人。西汉初年第三任丞相。

王娡(?-前126年),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,汉武帝生母。

王䜣(xīn),济南人,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。

王褒,字子渊,蜀资中人。西汉文学家、辞赋家,写有《甘泉》《洞箫》等赋十六篇,与扬雄并称“渊云”。

王吉(?—前48年),字子阳,琅琊人,西汉时期的儒、经学家,博士谏议大夫,精通五经,以贤闻名,“即墨九贤”之一。

王骏(?-前14年),琅琊人,御史大夫。王吉之子。

王嘉(?-前2年),字公仲,西汉平陵人。汉哀帝时期的丞相。

王凤(?-前22年),字孝卿,魏郡元城人。西汉权臣,大司马大将军。王政君的长兄。

王政君(公元前71年-公元13年),王莽姑母,史称孝元皇后,汉元帝刘奭的皇后,汉成帝刘骜的生母。

王昭君,名嫱,字昭君。西汉南郡秭归人,先后嫁给两任匈奴单于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。

王莽(公元前45年-公元23年),字巨君,魏郡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)人,新朝开国皇帝(建兴帝)。

王凤,新莽末年绿林起义军首领,新市人。

王匡,新莽末年绿林起义军首领,新市人。

王梁(?-38),字君严,渔阳要阳人。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。

王霸(?-59),字元伯,颍川颍阳人。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。

王常(?-36),字颜卿,颍川舞阳人。东汉开国大将,后追加云台,又有云台三十二将之说。

王良,字仲子,东海兰陵人。王莽时,教授诸生千余人;东汉初官至大司徒司直。

王充(27-97),字仲任,会稽上虞人。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,著有《论衡》。与王符、仲长统合称为“汉世三杰”。

王景(30-85),字仲通,乐浪郡诌邯(今朝鲜平壤西北)人,祖籍琅邪郡不其县(今山东即墨西南)。东汉水利工程专家。

王次仲,东汉书法家(一说秦书法家),上谷郡沮阳县人。据《宣和书谱》记载,东汉建初(76-84)年间王次仲首创楷书。

王堂,字敬伯,广汉郪(今四川三台县郪口)人。东汉官员,官至汝南郡太守。因治理有道,招贤纳士,不为权贵所屈,为史所称道。

王逸,字叔师,南郡宜城人,东汉文学家。汉顺帝时,为侍中。著有《楚辞章句》。

王延寿,字文考,南郡宜城人,王逸之子。著有《鲁灵光殿赋》。

王符(85—162),字节信,安定临泾人,东汉政论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,无神论者。著有《潜夫论》。

王允(137-192),字子师,太原祁人。世仕州郡为冠盖。东汉末年司徒。养女即貂蝉。

王朗(?-228),字景兴,本名王严,东海郯人。汉末三国时期名士,魏国司徒。

王粲(177-217),字仲宣,山阳郡高平人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被称为“七子之冠冕”。

王祥(184-268),字休徵,琅琊临沂人。三国魏司空、太尉,西晋太保。二十四孝之一,“卧冰求鲤”的主人翁。

王基(190-261),字伯舆,东莱曲城人。三国时曹魏重要将领。谥“景侯”。

王平(?-248),字子均,巴西宕渠人,籍贯益州。三国时蜀汉大将。

王肃(195-256),字子雍,东海郡郯人。三国魏儒家学者,著名经学家。司徒王朗之子,权臣司马昭岳父。编撰《孔子家语》等书以扬道德。

王昶(?-259),字文舒,太原郡晋阳县(今山西太原)人。魏国将领,官至司空。著有《治论》《兵书》等数十篇论著。

王叔和(约201-280),名熙,山阳高平人。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、医书编纂家。在中医学发展史上,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,一是整理《伤寒论》,一是著述《脉经》。

王濬(206-286),字士治,小字阿童,弘农湖县人。西晋时期著名将领,曾指挥灭吴的战役。

王元姬(217-268),三国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、王肃之女,司马昭妻子,晋武帝司马炎生母。曾预言钟会谋反之事。

王浑(223-297),字玄冲,太原晋阳人。西晋司徒。魏司空王昶之子。曾参与灭吴之战。

王弼(226-249),字辅嗣,三国山阳郡(今山东济宁、鱼台、金乡一带)人。三国时魏国经学家、玄学家,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。

王戎(234-305),字濬冲,琅琊临沂人。西晋名士,神童,惠帝朝司徒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

王长文(约238-302),字德携,三台人,西晋经学家。

王济(246-291),字武子,太原晋阳人,名士。西晋司徒王浑的次子,晋武帝司马炎之婿。

王湛(249-295),字处冲,太原晋阳人。西晋名士、官员。魏司空王昶之子,西晋司徒王浑之弟。

王衍(256—311),字夷甫,琅琊临沂人。西晋名士、书法家,惠帝至怀帝两朝重臣,官至司徒。

王敦(266-324),字处仲,琅琊临沂人。东晋权臣,王导的堂兄。

王承(约273—318),字安期,太原晋阳人,东晋初年名士。王湛之子。

王导(276—339),字茂弘,琅琊临沂人,东晋丞相,人称“仲父”。谥“文献”。

王述(303-368),字怀祖,太原晋阳人,东晋官员,官至尚书令。王承之子。

王羲之(321—379或303—361),字逸少,祖籍琅琊临沂,后迁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。晋代书法家、书圣。人称“王右军”。书法代表作《兰亭序》。

王洽(323-358),琅琊临沂人,东晋书法家。王导第三子。

王猛(325—375),字景略,北海剧县人。前秦丞相。王猛在世时前秦统一北方,谥“武侯”。

王坦之(330-375),字文度,太原晋阳人,东晋名臣。王述之子。

王徽之(338-386),字子猷,东晋名士、书法家。王羲之第五子。

王献之(344-386),字子敬,祖籍琅琊临沂,东晋书法家。王羲之第七子,与其父并称二王,书法作品《鸭头丸帖》《中秋帖》等。

王珣(349-400),字元琳,祖籍琅琊临沂,东晋书法家。王导之孙、王洽之子。他的真迹《伯远帖》是乾隆皇帝三希堂里的三希之一。

王镇恶(373-418),东晋名将。北海剧县人。前秦丞相王猛之孙,后随叔父归晋,曾立下赫赫战功。

王弘(379-432),字休元,祖籍琅琊临沂。王珣之子。南朝宋太保,谥“文昭”。人望所宗,书翰、仪体,后人皆依放之。

王僧达(423-458),祖籍琅琊临沂,南朝宋文学家。王弘之子,临川王刘义庆之婿。

王僧虔(426-485),字简穆,祖籍琅琊临沂。仕宋、齐两朝,书法家,官至尚书令。王昙首之子、王弘之侄。

王俭(452-489),字仲宝,祖籍琅琊临沂,南朝齐文学家、目录学家。王僧绰之子、王僧虔之侄。

王僧孺(465-522)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。南朝梁诗人、骈文家。

王融(467-493),字元长,南朝齐文学家。原籍琅琊临沂。王僧达之孙。王俭从侄。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和沈约、谢朓、周颙等创建永明体诗。

王籍,字文海,祖籍琅琊临沂。南朝梁诗人。因其《入若耶溪》一诗而享誉诗史。

王遵业(?-528),太原晋阳人。北魏著名文史学家。

王僧辩(?-555),字君才,太原祁人。随父王神念投奔南朝。南朝梁大都督,平定“侯景之乱”。

王雄(506-564),字胡布头,太原人。北魏、西魏、北周大将。

王褒(513--576),字子渊,祖籍琅琊临沂,南北朝文学家、官员。

王元规(516-589),字正范,太原晋阳人。南朝梁儒学家。

王琳(526-573),字子珩,会稽山阴人。南朝梁将领。

王頍(551-604),字景文,太原祁人。隋代文学家。王僧辩之子。

王胄(558-613),字承基,郡望琅琊临沂,生于润州建康(今南京)。工诗能文,与虞绰齐名。所作词赋,颇行于当世。

王劭,字君懋,太原晋阳人。隋代历史学家。

王世充(?-621),字行满,本姓支,西域胡人后裔,寄居在新丰(今陕西临潼东北)。隋末起兵群雄之一。公元619年废杨侗,自立称帝,国号郑,年号开明。

王须拔,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,大业十一年(615年)起义,部众发展到十余万人,自称漫天王,国号燕,史称王燕帝国或漫天帝国

王君廓(?-627),并州石艾(今山西平定)人,唐初名将。

王珪(571-639),字叔玠,太原祁人。唐初名相。王顗之子、王頍之侄。

王通(584-617),字仲淹,绛州龙门人。隋朝大儒。奉祀孔庙东庑。

王孝通,唐初数学家。著有《缉古算经》,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方程及其解法。

王玄策,河南洛阳人,唐太宗与唐高宗时曾三次(一说四次)出使印度。

王孝杰(约632-697),京兆新丰人。武则天时名将。

王元感,濮州鄄城人。唐代经学家、学官。

王绍宗,字承烈,琅琊人,唐代儒学名士。

王勃(649-676),字子安,绛州龙门人,唐朝文学家。“初唐四杰”之一。代表作品《滕王阁序》。

王晙(653-732),沧州景城(今河北沧县)人,唐朝宰相、名将。

王仲丘,沂州琅琊人,唐代礼学家。撰《大唐开元礼》150卷。

王翰(687-726),字子羽,太原晋阳人,唐代边塞诗人。

王之涣(688-742),字季凌,祖籍太原晋阳,盛唐诗人。

王湾(约693-751),洛阳人,盛唐诗人。代表作《次北固山下》。

王昌龄(698-756),字少伯,祖籍太原。盛唐边塞诗人,被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

王维(701-761),字摩诘,生于蒲州(今山西永济),祖籍太原祁县。盛唐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;亦为画家,被称为“南宗画之祖”。

王忠嗣(706-750),初名训,祖籍太原祁县。唐玄宗时期名将,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四镇节度使。

王冰(710-804),号启玄子,唐代医学家,著有《补注黄帝内经素问》。

百丈怀海禅师(720或749-814),俗姓王,福州长乐人,唐代佛教改革家 ,创制《百丈清规》。

王建(约767-830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中唐诗人。

王仙芝(?-878),濮州人,唐末农民起义领袖。

王处存(831-895),京兆万年人,世籍神策军。唐末名将。

王建(847-918),字光图,陈州项城人。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。

王处直(?-922),字允明,京兆万年人。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的统治者,王处存之弟。

王审知(862-925),字信通,光州固始人。五代闽国创建者,闽王。王潮弟。

王彦章(863-923) ,字贤明,郓州寿张人。五代后梁大将,人号“王铁枪”。

王镕(873-921),又名王矪,五代十国初期赵国君主。王景崇之子,世袭成德节度使。

王全斌(908-976),并州太原人,五代至北宋初名将。为北宋灭后蜀的主要将领。

王审琦(925-974),字仲宝,洛阳人。北宋初年大将。建隆二年(961)“杯酒释兵权”,被迫交出兵权。

王旦(957-1017),字子明。大名莘县(今属山东)人。王祜之子,北宋名相,谥“文正”。

王钦若(962-1025),字定国,临江军新喻人。北宋真宗朝宰相,主和派的代表,主持编纂《册府元龟》,谥“文穆”。

王曾(978-1038),字孝先,青州益都人。咸平五年(1002)乡试、会试、殿试皆第一,为“连中三元”的状元。北宋宰相,谥“文正”。

王德用(980-1058),字符辅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北宋名将,谥“武恭”。

王惟一(987-1067),名惟德,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。著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

王珪(1019-1085),字禹玉,华阳(今成都)人。北宋名相、文学家,谥“文恭”。

王安石(1021-1086),字介甫 ,号半山,临川人,封荆国公。北宋著名宰相,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谥“文”。

王韶(1030-1081),字子纯,江州德安(今江西德安)人。北宋名将。主持熙河开边。谥“襄敏”。

王诜(1036-?),字晋卿,太原人。北宋画家、驸马。

王当,字子思,眉州眉山人。儒学家,著《春秋列国名臣传》。

王重阳(1112-1170),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创始人,后被尊为道教北五祖之一。其七位出名的弟子,被称为北七真。

王柏(1197-1274),字会之,婺州金华人。南宋经学家。被奉祀于孔庙东庑。

王坚(1198-1264),邓州人,南宋抗蒙名将,钓鱼城之战南宋主将。谥“忠壮”。

王应麟(1223-1296),字伯厚,祖籍河南开封。南宋官员、学者。著有《三字经》。

王恂(1235-1281),字敬甫,中山唐县人,元代数学家,与郭守敬等编制《授时历》。

王实甫,元杂剧著名作家,著有《西厢记》。

王祯(1271-1368),字伯善,东平人。元代农学家。有《王祯农书》留世,是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。

王冕(1287-1359),字元章,浙江诸暨人。元代画家、诗人、书法家。

王蒙(1301-1385),字叔明,号黄鹤山樵,湖州人。元代画家,元四家之一。

王保保(?-1375),母亲是维吾尔人,蒙古名扩廓帖木儿。元末名将。

王景弘,福建漳平人,明朝航海家、外交家、宦官。在郑和下西洋船队中其地位仅次于郑和。第七次下西洋郑和病逝后由其率船队返航。

王翱(1384-1467),字九皋,明代大臣,生于今河北省孟村县王帽圈村。官至两广总督、吏部尚书,谥“忠肃”。

王振(?-1449),蔚州(今河北蔚县)人,明英宗时期的著名宦官。

王鏊(1450-1524),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世称震泽先生,吴县(今苏州)人。明代文学家、内阁大学士。谥“文恪”。

王守仁(1472-1529),字伯安,号阳明子,世称阳明先生,又称王阳明,浙江余姚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军事家。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。奉祀孔庙东庑,谥“文成”。

王廷相(1474-1544),字子衡,号浚川,河南仪封(今兰考)人,祖籍潞州,明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。“前七子”之一。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、左都御史。谥“肃敏”。

王国光(1512-1594),字汝观,号疏庵,山西阳城人。官至户部尚书、吏部尚书,是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助手。

王崇古(1515-1588),字学甫,号鉴川,山西蒲州(今永济西)人。明朝将领、官员。官至刑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。促成俺答封贡,“身历七镇,勋著边陲”。谥“襄毅”。

王世贞(1526-1590),字元美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

王锡爵(1534-1614),字元驭,太仓人,明代内阁首辅。谥“文肃”。

王衡(1561-1609),字辰玉,号缑山,别署蘅芜室主人,太仓人。翰林,书法家、杂剧家。王锡爵之子。

王时敏(1592-1680),字逊之,号烟客,晚号西庐老人,太仓人。明末清初著名画家,开创了山水画的“娄东派”。王衡之子。

王夫之(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[2]1619-1692),字而农,世称船山先生,湖南衡阳人。明清之际思想家。

王进宝(1626-1685),字显吾,甘肃靖远人。精骑射。清朝绿营名将。

王锡阐(1628-1682),字寅旭,号晓庵,江苏吴江人。明末清初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。发明计算金星凌日、水星凌日的方法。

王士祯(1634-1711),字子真,号渔洋山人,人称王渔洋,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)人,清初诗人、学者、文学家,官至刑部尚书,谥“文简”。

王杰(1725-1805),字伟人,号惺国,陕西韩城人。清朝状元、军机大臣。

王文治(1730-1802),字禹卿,号梦楼,江苏丹徒人。清朝诗人、书法家、官员。

王引之(1766-1834),字伯申,号曼卿,江苏高邮人。清代训诂学家。

王清任(1768-1831),字勋臣,直隶玉田人。清代医学家,著有《医林改错》。

王鼎(1768-1842),字定九,号省厓,陕西蒲城人。清朝军机大臣、东阁大学士。

王聪儿(1777-1798),湖北襄阳人,清朝白莲教起义女首领。

 

 

 

 
 
世界王氏网 荆楚王氏网 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 广水市绿草地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广能华发商贸有限公司 中华王氏网